高压绝缘子运行故障
添加时间:2020-12-04
高压绝缘子的污闪和雨闪
使带电部件绝缘,并对其起到机械支持与定的设备称之为绝缘子。尤其是在户外运行的绝缘子,除了应具有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之外,还应具备耐受各种自然环境的侵袭和污染而保证供电的条件。按用途一般可分为线路绝缘子、变电站支持绝缘子和套管三大类。依高压绝缘子的材料分。目前有瓷、玻璃和有机复合绝缘子。高压绝缘子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类型很多。当前。对电力系统影响较大,且比较频繁的事故是在运行电压下输变电设备瓷绝缘子的污秽闪络事故。变电站户外高压套管和绝缘子的雨闪事故以及线路悬式绝缘子的“零值”所引起的高压导线落地事故。本章着重对前两事故加以分析,并对其故障的检测方法和运行维护作参考。
高压绝缘子的污秽放电
常说的绝缘污秽放电是指输变电设备在工作电压下的污秽外绝缘闪络。这种闪络,不是由于作用电压的升高。而是由于绝缘子表面绝缘能力降低引起的结果。它有放电机理。与绝缘于表面积污、表面污层湿润以及绝缘子本身耐特性诸因素有关。为了正确分析原因和采取防措施,本节将较详细地介绍绝缘子污秽放电的过程,机理和各类绝缘子的耐污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高压绝缘子概况及危害性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网容量的增大和额定电压等级的升高,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的污闪事故日益突出。据统计1971~1980年我国输电线路发生的污闪事故有1126次,变电设备的事故有761次;到了1981~1990年,输电线路的污闪事故达1907次。变电设备事故达695次,后十年的污闪事故次数总的来讲比前十年又有增加。事故突出,不但表现为次数的增加,而且表现为面积的扩大及其严重性。
污闪是个区域性的问题。其显著特点是同时多点跳闸的机率高。绝缘愈低,跳闸机率愈大,且重合成功率愈小。电网变电设备的几次,重合也大都失败。重合不良则意味着存在**性故障,而多点故障则意味着多处供电失去电源,甚至于会造成大面积的事故。
污闪的上述特点,是由其本身造成的。一个大、中型变电站,对地的绝缘设备大约有几百支至上千支;而变电站的进线、出线也有几条至十几条,在周围几十或上百平方公里的地区。大气的污染几乎是相近的,雾、雪、毛毛雨等潮湿的气象条件也几乎是相同的。一旦一处污闪跳闸,则表明这个地区近乎相同的几百个或上千个复合绝缘子个体均处于临界污闪跳闸的状态一处跳闸,重合闸动作,还会造成电网的振荡,使临近闪络设备又多承受一个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使设备处于更加不利的状态。特别是当较多设备的外绝缘抗污闪能力远低于实际污秽度要求时,往往会造成区域性的大面积污闪事故。
污闪事故造成的电量损失,以及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1989年末至 1990年初,我国跨省市的大面积污闪,特别是 500kV线路的大量跳闸,引起了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解决输变电设备的污闪问题,也收到了相当大的效果,供电力系统的污闪跳闸率和事故率在几年内连续下降。但是,到了1996年末~1997年初,大面积污闪再度发生。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大面积的严重性和抗污闪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